燃料乙醇行業景氣度復蘇
凍產會議后,減產預期疊加國際政治、宏觀因素,原油價格企穩回升,帶動作為替代性生物質能源的燃料乙醇價格同步上漲。申萬宏源看好燃料乙醇行業景氣度復蘇。
玉米去庫存成為重頭戲
燃料乙醇在全球被認為是清潔高效的生物質能源。但其在中國的發展經歷曲折,尤其是糧食燃料乙醇,一度由于耗用過多玉米資源,“與畜爭糧,與人爭地”而被取消一系列補貼。
然而,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的推出標志著中國糧食政策的調整轉向,國家開始有計劃的削減玉米種植面積并加速清理庫存。燃料乙醇則有望成為玉米供給側改革的抓手,幫助消耗庫存玉米,從而迎來新的發展機遇。
根據中央匯易數據,2016年秋季,中國玉米總庫存量已達到2.6億噸,是產量的1.55倍。按每噸玉米每年庫存成本250元計算,2.6億噸玉米需要付出的庫存成本費高達650億元。
燃料乙醇盈利加速回暖
從產業發展情況看,燃料乙醇的發展也將步入新征程:原油價格開始筑底回升,玉米(原料)價格則低位運行。相比2010年,目前的燃料乙醇行業不靠補貼就有望實現盈利,并可能隨著油價的上漲,盈利加速提升。所以政策只是推手,更重要的是,行業景氣度確確實實在大幅提升,顯著改善。
OPEC成員國凍產協議簽署后,受益于凍產帶來的供給收縮影響,原油價格已經確認進入震蕩向上的區間,預計2017年原油均價區間為50-60美元/桶,波動區間可能在45美元-65美元/桶,甚至70美元/桶,高點較目前價格有望出現20%以上的漲幅。原油價格與汽油價格密切聯動,而燃料乙醇定價基準為90#(部分企業93#)汽油出廠價乘以0.911,因此油價上漲將一并帶動燃料乙醇價格回升。成本方面,玉米價格走低使燃料乙醇生產成本大幅下降。